AR光波導方案對比分析
本文轉至 https://www.vzkoo.com/question/1719458392708423
按照耦入耦出器件的不同,光波導可分為幾何光波導和衍射光波導,其中幾何光波導以陣列光波導為主導,衍射光波導又 分為表面浮雕光柵光波導(SRG)和體全息光波導(VHG)。
1.陣列光波導:成像效果優秀,量產難度較大
陣列光波導:成像效果優秀,二維擴瞳解決了光機體積與視場角、EyeBox的矛盾。 一維擴瞳:光線通過反射鏡耦入波導片,在波導片中經過多輪全反射后到達半透半反鏡面,部分光線反射耦出進入人眼, 未耦出光線透過鏡面到達下個鏡面,重復反射/透射過程,直至最后一個鏡面將剩余光線全部耦出到人眼。一維擴瞳陣列光 波導能將EyeBox從4mm擴大到10mm+,且雜散光少,光線調制均勻,成像質量、色彩以及對比度水平較高。
二維擴瞳:在兩個區域分別設置反射陣列,第一個區域實現一個方向的擴瞳,同時將光束傳導至第二個區域,進行另一個 方向的擴瞳,可以是縱向→橫向擴瞳,也可以是橫向→縱向擴瞳。二維擴瞳陣列光波導解決了光機體積與視場角、EyeBox 的核心矛盾,能夠有效增加EyeBox和視場角(可達50%+),顯著減小光機體積,更好地滿足消費級用戶對AR眼鏡的形態 體積以及成像效果的要求。
優勢總結:陣列光波導除了擁有光波導共有的輕薄化優勢外,相比于已量產的表面浮雕光柵衍射光波導,其成像效果更為 優秀(雜散光少/色彩均勻/EyeBox&視場角較大/分辨率高),幾乎無漏光問題(1%-5%),且光損較低,可以減小光機功耗 增加續航。
核心問題:量產難度大,明暗條紋影響美觀。 量產難度大:陣列波導制作涉及鏡面鍍膜、貼合、切割等流程,陣列鏡面膜層多達幾十層且每個鏡面反射/透射比不同,需 要鍍不同層數的膜,貼合合時多鏡面間平行度要求極高,總良率難以保證,此外,貼合后的切割角度也會影響成像質量。 若采用二維擴瞳技術,量產難度進一步提升,理論上量產成本比一維擴瞳高4-5倍。 ? 明暗條紋:半透半反鏡面陣列天然存在明暗條紋,影響美觀。
技術升級關鍵: 1)鍵合技術升級:分子鍵合技術代替傳統膠水貼合,即利用分子間范德華力使鏡片緊密平整地貼合,加強鍵合強度、 提升貼合面平整度,且不受膠水折射率影響,由于貼合玻璃片數量較多、精度要求較高,實際工藝流程中仍有較大難度。 2)鍍膜、鍵合等核心環節自動化設備的開發; 3)支持屈光度定制,代替外加近視鏡片的方案,更加輕薄化。
2.表面浮雕光波導:量產難度較低,彩虹效應等問題亟待解決
成像原理: 表面浮雕光柵(Surface Relief Grating,SRG):具有周期性變化結構/凹槽的光柵結構,一般分為一維光柵(矩形光柵/傾斜 光柵/閃耀光柵等)和二維光柵(柱狀光柵等)。 衍射原理:光束入射光柵后會被分束為多個不同方向的衍射級次,通過調節光柵周期/占空比/深度等參數優化衍射效率,能 使得某個方向的衍射光束具有最高衍射效率(通常選擇非0衍射級次作為工作級次),實現光束定向傳輸。 ? 表面浮雕光波導原理:基于上述衍射原理,通過表面浮雕光柵耦入波導片,在波導片中全反射后通過表面浮雕光柵耦出進 入人眼,實現一維擴瞳,二維擴瞳一般通過轉折光柵或二維光柵實現。
衍射光波導二維擴瞳: 轉折光柵:轉折光柵二維擴瞳IP主要由微軟和Vuzix持有,體全息光波導廠商Digilens也采用類似的轉折光柵技術,如左圖, 光束從入射光柵進入轉折光柵,轉折光柵實現水平擴瞳的同時將光束反射進入出射光柵,最終由出射光柵完成垂直擴瞳和 耦出過程。 二維光柵:以WaveOptics柱狀光柵擴瞳為例,光束通過入射光柵進入波導片后,通過出射光柵(二維光柵)實現多方向的 擴束以及光束的耦出。二維光柵設計難度非常高,需要控制耦出光線的均勻性,相比于轉折光柵,二維光柵擴瞳減少了光 損耗,增大了出射光柵面積,有效擴大EyeBox范圍。
表面浮雕光波導量產難度較低: 1)母版制備:基于半導體加工工藝,旋涂抗蝕劑層—干涉/電子束曝光—反應離子刻蝕—去除抗蝕劑層。 2)批量生產:一般采用紫外線納米壓印光刻法批量生產,母版—步進母版—旋涂壓印膠—結構壓印—紫外線曝光固化—功 能性圖層覆蓋波導—激光切割。
前沿工藝: 殘膠層控制:納米壓印過程中往往會留下殘膠層,而殘膠層對光學性能有影響,因此需要盡量減小甚至去除殘膠層,2023年 Digilens發布的SRG+工藝能夠實現無殘膠層的SRG結構。 納米壓印+刻蝕(NIL+Etching):將低折射率樹脂作為后期干法刻蝕的可犧牲層,納米壓印后用干法刻蝕將殘膠層刻透并刻 蝕至下方玻璃層,再將樹脂納米壓印膠去除。這種工藝的光柵折射率RI可達2.0以上,可靠性更高,但工藝難度和成本都更高。
材質:樹脂vs玻璃。樹脂密度僅為玻璃的1/4-1/3,且具備抗摔等特性,23年魅族、努比亞等AR眼鏡均采用樹脂SRG光波導。 樹脂的缺陷在于折射率低,樹脂折射率普遍為1.74,而玻璃材質可達2.0,影響fov和色彩均勻性。從成本角度,樹脂成本理論 上較玻璃低,但由于目前良率較低,成本優勢并不明顯。
3.體全息光波導:理論優勢明顯,材料&工藝要求高
體全息光柵(Volume Holographic Grating,VHG):通過雙光束全息曝光技術在介質中形成干涉條紋,從而獲得折射率周期 性變化的光柵結構,當介質的厚度遠大于光波長時這種結構稱為體全息光柵。體全息光波導基于衍射原理,將體全息光柵作 為光線耦入和耦出的器件。體全息光波導包括反射式和透射式,其中反射式方案應用更多。 全彩-體全息波導:使用三色激光器同時加工,或采用多層波導片方案分離RGB光路,提升色彩均勻性。 二維擴瞳:與SRG光波導類似,分為轉折光柵和二維矢量兩個路徑。
相比于表面浮雕光波導,體全息光波導理論優勢明顯:1)衍射效率更高:理論上在滿足布拉格條件時,體全息光柵衍射效 率可達100%;2)成像更優:由于體全息本身的角度選擇性和波長選擇性,不存在漏光問題,可通過光機和光柵設計優化大 幅減弱彩虹效應;3)可能打破視場角限制:采用特殊全息材料可打破波導基體折射率帶來的視場角限制;4)量產成本低: 無需投資SRG納米壓印方案中制作母版的機器和母版制作的成本,在復用性和降本上有明顯優勢。
體全息光波導制造: 將感光膠涂布在玻璃/樹脂基底上曝光制造,或在膜片上制造成全息光柵后復合或轉移到玻璃/樹脂波導上。 索尼卷對卷工藝:1)雙束干涉曝光法在光敏聚合物薄膜上形成體全息圖案;2)通過注射成型獲得塑料波導;3)體全息薄 膜與塑料波導對準貼合后切割成指定圖案;4)配色,將紅、藍波導和綠色波導對準并用UV樹脂封裝固定。 Digilens波導印刷工藝:核心是超高折射率全息光聚合物(光聚合物+液晶),工藝分為母版制作和波導印刷,靈活性高,可 實現數字化模板設計。
量產難點:體全息光柵是基于材料特性而開發的制程工藝,因此核心難點在于全息材料的選擇和制備,材料將直接影響全息 涂層均勻性和波導Fov等光學性能。此外,實際量產時曝光/生產的環境穩定性要求非常嚴格,濕度/溫度/流通性都會影響效果。 主要玩家:海外代表公司包括索尼、Digilens、Akonia(蘋果收購),國內包括水晶光電、谷東科技、三極光電等。